数据领域常用名词解释(第一批)1.数据,是指任何以电子或其他方式对信息的记录。数据在不同视角下被称为原始数据、衍生数据、数据资源、数据产品和服务、数据资产、数据要素等。2.原始数据,是指初次产生或源头收集的、未经加工处理的数据。3.数据资源,是指具有价值创造潜力的数据的总称,通常指以电子化形式记录和保存、可机器读取、可供社会化再利用的数据集合。4.数据要素,是指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价值创造的数
一、概念内涵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史,每一轮产业变革都会孕育新的基础设施。农业经济时代,基础设施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工业经济时代,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力系统等成为关键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时代,网络设施、算力设施、应用设施等构建了数字基础设施。当前,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催生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重塑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向数据基础设施延伸和拓展。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数据“供得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字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题中之义与重要手段。文化数字化强调借助数字技术将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具象、生动的数字形态,通过对文化内容的深度数字化处理,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注入新的生命力与传播力。 自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
12月23日,省委书记王浩沿着塘栖古镇长街,察看历史遗存保护,了解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情况。王浩在杭州开展专题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12月23日下午至24日,省委书记王浩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这一主题,深入运河古镇、遗址公园、美术馆、博物馆、剧场、企业等开展调研。他强调,要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忠实
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防范数据资产价值应用风险,组织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形成有效的数据资产管理模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资〔2023〕141号)、《财政部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财资〔2024〕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一、总体目标
时代语境:年度总览2023-2024年,数字技术赋能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进入新阶段,从初期探索的“局部应用”到多元发展的“系统布局”,中华文化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构建文化遗产数字化政策基座回应时代关切前瞻未来布局2023-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计划(2024-2026年)等促进中华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密集上新,从
近日,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我国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首席数据安全科学家刘前伟表示,《行动计划》体现了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思想,要建设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的数据空间,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安全合规需要贯穿于全流程,可信
11月22日上午,长三角文化数字资产交易试点发布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下属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定的全国首家的试点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数字资产交易。会上,随着文化数字资产交易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所属京剧电影《安国夫人》系列数字资产、丝绸之路上的民族音乐赏析数据库、中华传统音乐资源数据库等45个类目的文化数字资产上架长三角文化数字资
导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版权服务中心,是中宣部在全国自贸区内设立的首个国家级版权专业功能性服务平台。五年来,不断深化版权领域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为版权权利人提供从版权确权,版权用权,监测处置,版权维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作品登记总量超88万件,累计服务企业达10万家,有效推动了区域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近年来,通过作品“快速登记”服务创新和“著作权行为发生地登记”制度创新,一大批版权企业享受通道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网记者16日了解到,围绕《资产管理文化数字资产交易实施指南》《资产管理文化数字资产价值评估指南》两项国家标准(下称“两项标准”)的编制工作,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下称“中数集团”)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近日联合邀请相关单位、人员在京召开了第二次征求意见座谈会。 这也是继6月28日两项标准正式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审批后又传来的实际进展,得到了社会各界